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学院推进发展深度、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之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坚持“停课不停学”原则,及时有效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并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顺利完成春季“三站一场”返校工作和秋季开学工作,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学院教育事业整体保持了良好向上的发展势头。
一、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1.
圆满完成转设考察评议。根据国家和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及要求,学院积极准备转设工作。举办双方及学院一致同意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转设工作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制定周密计划,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和天津市专家组的考察评议。近日,教育部已对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予以公示。
2.
落实“五育并举”,加强人才全面培养。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理论课铸魂育人作用,狠抓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制定《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抓好教法创优,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网络资源,开展一体化集体教研、备课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每年修订教案讲义。制定《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拓展美育育人路径。化工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探索劳动育人新路径。体育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学院篮球队参加第22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全国总决赛,创造了独立学院篮球队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比赛的历史;在天津市大学生篮球比赛暨第23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天津赛区选拔赛中荣获第三名。
3.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坚持以产出为导向,瞄准国家、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学院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据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四新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等要求,充实强化价值引领的通识教育课程,夯实融通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学科平台课程,构建跨学科的能力拓展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修订了2020级27个专业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找准专业定位、服务天津市“十四五”发展规划需要和学院发展定位、办学方向的原则,继续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工作。遴选出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工程管理等三个专业申报一流专业建设。
4.
疫情期间高质量完成线上教学工作。疫情期间,学院制定完备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校内校外线上教学资源,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积极组织在线教学。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制定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保障方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充分做好与开学后的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有效地保证了秋季学期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际开课393门,开课率达到95.6%,共计1209个教学班。学院高质量的线上教学工作得到天津市教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天津市秋季高校教学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5.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在2020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中《“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OBE理念的建筑专业“微团队”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筑学、环境设计二年级(上)设计课为例》获批立项。同时,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积极参加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改革。
6.
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继续深入推进协同育人的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各系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合作。计算机系与中软国际在原有“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中软国际新工科实验班”的合作基础上,继续商谈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深入探索产业学院建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批国家级项目20项、市级项目39项,校级项目21项,批准项目数量在市属独立学院中位列第一。在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市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
7.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督机制。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工作建立主管教学系主任每周例会制度,及时协调统筹疫情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沟通交流,确保在线教学工作的质量,取得良好效果。采取学院检查和系(部)自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执行并完成全年两次期初、期中教学检查和各项专项检查工作,做到每学期期初、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受疫情影响,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部采用线上模式进行,从开题到答辩全程采用线上汇报模式,答辩环节各项程序完备、流程合规、各类文档齐全,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20届共有2862名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化工系毕业生罗雄巍的《醋酸乙烯生产车间醋酸乙烯反应工段工艺设计》被评为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8.
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学院继续加强电工电子、计算机和机械工程三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本年度虽受疫情影响,但实验中心均能克服困难共承担383284人时实验任务,涉及实验项目96项。继续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8个,涉及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为学生实习实践环境提供充分保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2020年学院共投入1044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室环境,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条件和环境保障,同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9.
加强学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28号)和《市教育工委 市教委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津教政办〔2020〕131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2020级新生入学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入学资格复查。同时,高质量、圆满完成2006年首批招生以来所有34322名毕(结)业生和在校生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核查工作,工作质量得到市教委工作专班的高度肯定。
10. 圆满完成招生工作。学院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范招生工作管理,加强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切实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教育公平政策,做好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因疫情原因招生工作探索直播宣传新方式,宣传效果突出。2020年学院录取普通本科、中职升本、高职升本共计4263人,新生报到注册3996人,报到人数比2019年增加203人,创历史新高,报到率达到93.7%。
二、切实有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即将过去的2020年,全体师生共同经历了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停课不停学”,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再到“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秋季学期“全面开学、正常开学、安全开学”,紧跟国家和天津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学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院长任总指挥,党委书记任副指挥,下设综合协调、疫情防控和物质保障、教学指导、学生工作、教职工工作、安全稳定六个工作组。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做到依规依法、科学有序、精准施策,织好“防护网”,筑牢“安全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统筹推进学院疫情防控工作。
1.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完善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实操演练,学院涉及防疫文件约106个。按时按要求建设好市教委应急指挥平台。
2.
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队伍建设,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应急突击队,加强人员保障。加强值班值守,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人员到位、工作落实。
3.
全面落实校门管控措施,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为方便学生进出校门,投入使用出入校门管理和请销假系统,学生外出在APP软件请销假,提高了请销假效率,并实现了出入校门的信息化管理。
4.
配齐配足额温枪、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满足校园防控和日常需求。设置临时隔离观察点,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定人定岗,落实到位。
5.
按照教育部和市教育两委工作部署,做好毕业班学生返校的各项工作。从返校前的健康信息核验、行程轨迹掌握、到返校时的接站、入校,均制定工作方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圆满完成“三站一场”接站工作。根据分批次错峰返校要求,制定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保秋季开学平稳安全有序。
6.
加强日常健康监测,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态和动态。根据全国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及时发布相关健康管理通知,提醒师生注意疫情防护。
7.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做到“目之所及,皆有宣传”,从而提高师生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只使428428娱乐娱城馐叮盐照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把政治标准和政只使428428娱乐娱城蠊岽┯诘车母飨罱ㄉ柚小9躺罨安煌跣摹⒗渭鞘姑敝魈饨逃晒3浞址⒒痈骷兜匙橹恼治功能,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2.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进“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实施“对标争先”“领航工程”建设计划,突出培育成果,强化创新示范,推动已入选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继续培育创建“双带头人工作室”工作室。“数学部党支部+杨晓叶工作室”获批教育部办公厅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获批的100所高校中仅有10所民办本科院校。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政治审查和预审联审。9个系级党总支、33个党支部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在复课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党员亮身份、支部亮旗帜”活动,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力行计划”活动。
3. 狠抓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坚持选优配强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开展政治素养、履职尽责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的专题培训。配齐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深化师生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培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获批天津市教育两委202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一般项目三项。
4.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落实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学习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积极做好党规党纪宣传月活动。以市委教育工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为契机,以要求为标尺,基层党组织自下而上、全体党员学习自查、提高认识、抓好落实。
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日益彰显
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保障。自2020年4月全面复学起,招聘引进48人,其中博士人才1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的文件精神,配齐建强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经过招聘、转岗、新入职教师在辅导员岗位锻炼等方式,足额按照1:200和1:350配齐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同时完善两支队伍的考核,建立绩效津贴发放办法。
2. 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引进、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在招聘过程中,关注应聘人员的思政政治素质,确保引进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在年度考核中,加入师德师风专项考核内容,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在年度职称晋升中,重点考察政治立场、思想素质。在干部聘任过程中,通过群众座谈、单独谈话等多种形式多角度考察拟晋升干部的政治立场和师德师风情况。严厉查处学术不端,克服学术浮躁。
五、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0年,学院着重应用研究,项目质量稳步不断提高,各类研究项目共立项107项,其中纵向项目12项,横向项目83项,学院项目12项。全年计划合同总经费1458万元(其中学院配套资助70万元),到账经费909万元。获得省部级项目3项,其中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2项,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8项,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7项,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1项,天津市财政局项目1项。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形成优良校风学风
1. 强化学生思想引领,拓展思政教育广度与深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及要求,构建经常性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广泛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三爱”主题活动,在相关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主题征文中2篇学生作品刊载在学习强国平台。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爱”教育,在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中学生荣获全国二等奖。持续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以“成长彩虹理论星光月”专项培训深化学生团校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短期集中理论培训和长期自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学习相结合,全体学生与多层次分类培养相结合,做到思想教育引领的精准推进。
2. 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贯穿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搭建提升和展示科技、文化、艺术的广阔舞台,“同频共振”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育人共同体。在2020年天津市“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6项;天津市“弘扬抗疫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9项。拓展实践育人渠道,与静海团区委签署协议,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在“新时代·实践行”主题实践活动中,4支团队获市级标兵集体,1人获市级标兵个人,1支团队获市级先进集体,4名学生获市级先进个人。以先进集体和个人评优表彰、团组织评先表彰、校园自强之星选树、青年榜样风采展示等工作载体发挥朋辈教育示范作用。
3. 优化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扎实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求职心理疏导,减轻学生求职压力,调整求职心态,开展心理文化系列活动。探索实施“互联网+心理文化育人”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相关主题竞赛中获市级优秀奖3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的工作部署,推动毕业生线上招聘工作。严格审查毕业生就业材料,顺利通过教委就业数据核查和教育部督导工作。2020年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绩效评估中,“仁爱蜂巢众创空间”被评为优秀,这是学院众创空间建设以来最好的成绩。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批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发布的创新创业研究课题一项。
4.
夯实基层团学组织基础,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管理。持续推进“智慧团建”信息化建设,依托津云APP平台,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以推进团支部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团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在组织育人、思想教育、“推优”入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共青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学生会深化改革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强化党委学工部统筹管理和团委日常工作指导。
七、继续坚持“全面安全、长期稳定”的总目标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现“全面安全,长期稳定”的总目标。2020年学院在技术防范和安全设施等方面共投入76万,以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进一步健全安全制度和工作方案,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把校园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疫情期间严把校门关,严格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正常并出示“健康码”绿码方可进入校园,外来人员需提前报备,无关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食品安全大排查,严防事故发生。做好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工作,在静海区所有大中专院校中发案率最低,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好评。加强信息收集,在重要节假日和敏感时间节点,及时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保证政治秩序稳定。2020年学院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八、持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
狠抓行政工作做实做细。以天津市文明校园创建、绿色校园建设工作为契机,打造文化浸润、文化感染、文化熏陶的良好育人环境。构建各单位档案工作小组机制,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组建档案工作学生队伍,采用一事一档归档办法,提升档案工作的效能及查阅的便捷性。完善印信登记制度,细化管理流程,为确保管理无纰漏。
2.
继续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在疫情常态化下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对校园网进行升级和改造,增加了一条1Gbps联通互联网专线,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加稳定、通畅的网络环境。为毕业生返校开发了返校信息管理模块,部门提供数据共享,精准做好返校接站安排部署工作。成立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将软件正版化平台软件激活帐号分发到各部门,逐步有序推进正版化工作。依据《天津市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对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打下基础。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保障学院网络和信息安全。2020年全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和信息泄露事件。
3.
加强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做好节能降耗,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严禁使用进口食品原材料,特别是严禁使用进口冷链(冷冻食品),保障师生员工的就餐安全,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大预防保健,守护师生健康。
4.
图书馆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加强资源建设,开通了CNKI研学平台、CNKI全球学术快报、博看有声微刊等9个数据库的试用。努力优化图书资源配置,开通网上电子图书荐购服务,提升读者的需求满足率和参与度。在CALIS管理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2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征文—学术论文与应用案例征集中获三等奖。
5.
为适应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和调整会计财务核算。通过对科研项目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为科研项目合理降低税负50%。进一步加强一卡通系统维护维修,开展施工改造工作,提高业务办理质量。
回望2020年,对于世界、国家、学院和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使得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全体师生沉着应对,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展望2021年,学院将以转设为契机,以十四年办学经验为基础,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统一思想,汇聚人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脱胎换骨的新姿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坚守安全红线、强化安全底线、筑牢安全防线,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守好校园主阵地,统筹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双战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