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师资情况
郭伟
郭伟,男,1965年6月出生,机械工程系主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机械工程及管理科学工程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1997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博士后;1994-1996天津大学,内燃机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与管理理论与系统技术,网络化制造系统理论与系统技术。
主讲课程:《机械产品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辅助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
社会兼职: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资深会员、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天津市科委项目2项;与大型企业合作横向课题6项。
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检索22篇;EI检索53篇;中文核心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
2016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谢庆森
谢庆森,男,1952年2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主讲课程:《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导论》、《设计调查与规划》等;
社会职务:
天津市工业设计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
河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科研情况:
天津市工业设计发展战略研究
航天五院卫星运输装置设计
江阴纳尔捷机器人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系列产品设计等
科研经费50万元
发表论文15篇
出版教材5部、专著1部
2015年荣获天津市教学楷模称号
黄艳群
黄艳群,女,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设计心理学
科研项目:
1. 基于用户nonverbal潜意识行为建模的需求侧创新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9.1-2022.12,项目负责人;
2. 改善人机之间心理交互的产品界面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3.1-2015.12,项目负责人;
3. 基于认知科学的工业设计创新方法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9JCYBJC1950),2019.4~2022.3,项目负责人;
4. 基于心流体验的游戏化快速认知训练方法及其在驾驶技能训练中的应用,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18-163-15-ZT-001-007-48),2018.12~2019.11,项目负责人;
5. 面向军事训练的心流技术理论与验证技术研究,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18-163-15-ZT-001-007-65),2019.12~2020.06,项目负责人;
6. 面向军事训练的心流技术理论与验证技术研究——400米障碍应用,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021.12~2023.12,项目负责人;
7. 大重型精密高效数控液压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1-2007.12,项目负责人;
8. 液压机产品投标、报价和三维开发设计集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04.6-2005.6,项目负责人;
9. 主持企业委托设计项目约10项,参与国家项目多项;
10. 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
11. 指导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
文章、专利、教材出版情况:
文章:
共计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SCI检索)10篇。
专利:
近5年国家专利40余项。
教材3本。
获得奖励情况:
2004年获天津市“产学研”突出贡献奖,排名第4;
2005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2009年获天津大学卡特彼勒优秀教师奖;
2021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021 年获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指导教师;
2021 年获天津大学优秀新工科基层教学组织,排名第2。
省级专业(专项)比赛中:
带队并指导学生参加国际联合设计大赛、国家级、省部级比赛项目多项,并获得优异成绩。
刘民杰
刘民杰,男,198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数控加工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数字化装备设计与制造。2009年毕业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机械工程系任教。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LC原理与应用》、《机械CAM软件应用》等课程。先后主持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经费总额320余万元;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市级教改课题3项;发表科研与教改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主编出版教材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CAXC认证项目优秀教师,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师德先进个人,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在第四至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天津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王太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王太勇,男,1962年6月生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天津大学数字化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数控系统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智能制造装备研创中心主任。兼任国际智能制造与机械动力学大会(ICIM&MD)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床专委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线检测技术与智能制造专委会主任、天津市智能制造与设备维护技术协会会长等职。在数控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机械动力学与数字孪生技术等方面主持国家及省市等各类项目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等奖励10余项、专利10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收录200余篇。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多通道六轴联动智能数控技术及其应用,2019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航空复杂薄壁结构铣削-连接混合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变形调控的框类薄壁结构铣削- 连接混合制造技术及应用,2018年;
天津市科技发明奖,一等奖,机电耦合系统电机协同控制技术及其应用,2015年;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面向复杂机械装备在线监测的微弱信号特征增强与提取理论与方法,2015年。
宋轶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宋轶民,男,1971 年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教授。199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机构学、机器人学、机械动力学、机械传动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
近年来,在并/混联构型装备设计理论、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机器人与机构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SCI 收录),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40余件,并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机器人分会、IFToMM 中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曾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皇冠428428娱乐娱城书记。
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中国好设计”金奖(2020)、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
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2016)、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2012)、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1)。
裴毅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裴毅强,男,1967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双聘教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秘书长 。
主要从事内燃机燃烧控制及代用燃料高效清洁燃烧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与国内广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云内等建立合作关系,承担了相关的产品开发和实验课题。发表论文七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九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两项。2011年获史绍熙人才奖。2019年获国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近年来在国家863项目和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主要关注GDI发动机燃烧和微粒排放控制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建立合作关系,开展GDI发动机超高热效率,超低微粒排放研究,高压燃油喷射撞壁以及与机油耦合作用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Fuel,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SAE,《内燃机学报》,《天津大学学报》,《内燃机工程》等刊物。
苏欣平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苏欣平,男,1961年11月出生,天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培养研究生9名),研究方向为机械装备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主讲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专利获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1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主编教材2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张学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学玲,女,1970.11出生,2014.0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03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1996.3-2017.3在军事交通学院工作,历任讲授、副教授,承担军用装备研发、机械设计与仿真、军事物流系统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1.02-2012.02美国Suffolk大学访问学者;2018.12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动态设计及仿真;主讲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社会兼职: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科研方面,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军队重点项目等军队、地方科研课题近3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专利6项,编辑出版著作2部情况;获奖情况: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孟祥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孟祥德,男,1977.08出生,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军用车辆设计与试验、特种装备设计与仿真;主讲课程:无(科研岗);社会兼职: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副总经理(公司正式员工,在仁爱的工作属于兼职);教改和科研项目总体情况:到仁爱学院3年,与张学玲博士一起,为学院争取科研项目近10项,经费800余万元,目前已到位经费600余万,在研两个项目正常推进中;文章、专利、教材出版情况:近年来发表文章20余篇,专利20余项;获奖情况: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计10项。
李方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李方成,男,1962年4月出生,毕业学校学历: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职称:正高级,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车辆工程;主讲课程:《金属工艺学》、《设计导论》、《专业英语》;历任东风汽车公司研究院青年专家,发动机部副部长,英国珀金斯动力天津皇冠428428娱乐娱城总工程师,福田汽车发动机皇冠428428娱乐娱城质量副总,技术副总,总工程师,总工艺师,天津雷沃动力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副总经理。现任中国内燃机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专家,中国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果如下:
1、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新技术》
2、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第一完成人,《电控喷射单燃料CNG 公交车的研究开发》,
3、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柴油机高原环境适应性技术与应用》
4、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柴油机高原环境适应性技术与应用》
5、机械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6、机械部科学进步二等奖《柴油机颗粒排放仪研制》
发表SCI 论文2 篇、EI 论文4 篇;专利35 项,其中发明专利5 项。
贺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贺莹,男,1980年11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副教授,机械工程师资格,长期从事工业机器人优化设计与控制、机电传动与控制和创新设计理论方法等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机械工程创新理论与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设计导论》等理论课程,并指导《电工学实验B》、《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课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天津市机器人学会会员,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组委会委员,《食品与机械》期刊审稿专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低能耗集成优化研究”、主持横向课题5项,共计57万。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5项,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13篇,撰写的论文《独立学院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得全国第六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全国十佳优秀论文奖;参编著作1部;实用新型专利2件。指导学生在第四至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2项,天津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天津市二、三等奖各1项,并被评为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天津市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和在研的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项,天津市级3项;2018年入选天津市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2017年荣获“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张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张敏,女,1983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结构力学行为的数值与实验研究。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课程。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参加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参加横向科研项目5项。参加编写《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两本教材,发表论文3篇。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8-2019学年教学观摩活动获教学优秀奖,2019年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程军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程军伟,男,1979年6月出生,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动力学仿真、装备保障等。主讲“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维修技术”等多门课程。多次荣获“优秀教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科技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军队重点科研项目6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排名2~4),承担军队科研项目15项;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全军统编教材4部,参编出版教材专著7部;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研发的多项汽车维修机具设备已批量生产并列装部队;多次受总部机关委托,主笔撰写了8篇技术报告、发展规划等文件被采纳。
张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玥,女,1984年5月,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副教授,教师。具备数控车床中级工、西门子UG NX认证教员,教育部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三维CAD专业项目专业教师资格。研究方向:非标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模拟技术。主讲课程:现代设计方法、工程图学等。教改和科研项目总体情况:参与完成国家级教改课题1项,市级教改课题1项,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3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项,参与横向课题15项,主持项校级教改1项。文章、专利、教材出版情况: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3篇,教改论文3篇,第二申请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项,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获奖情况: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二等奖一项,任职教工支部书记期间荣获“天津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么大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么大锁,男,出生于1982年3月,河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副教授,教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逆向工程、CAD/CAM/CAE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讲课程: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原理实验、工程制图基础2、金属工艺实习、毕业设计;维泽机械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主持完成教改项目2项,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2项,经费40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天津市二等奖1项,天津市三等奖1项。
钟建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钟建军,男,1976年12月生,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工学博士毕业,讲师。研究方向机械故障诊断、汽车动力学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讲课程《电气工程概论基础》等。
刘永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刘永军,男,1971年11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教师。研究方向:机构优化设计;主讲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
王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王丹,女,198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助教,教师。研究方向:轻合金材料性能及强化机制研究;主讲课程:金属工艺学,特种加工,工程图学,理论力学。在职期间参与横向课题1项,参与教改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博士期间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2篇,专利2项。
高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高涵,女,1991年2月生,博士,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定位及轨迹规划。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及《工程制图基础》等课程。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授权专利4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获天津市二等奖。
于洋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于洋洋,男,1989年02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学位,博士在读,讲师,主要从事油气抑爆、振动控制和结构优化方向的研究;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等课程;2020年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主持纵向科研课题2项,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专利10余项;2018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王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王俊,男,1989年10月,天津大学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机械动力学、振动控制
主讲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CAD建模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改和科研项目总体情况:主持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1项,校级自然科学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1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企合作项目30余项。参与完成天津市教改课题1项。
文章、专利、教材出版情况: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并担任研究领域内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和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国际期刊的审稿专家。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教材2部。
获奖情况: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第五完成人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指导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天津赛区三等奖。
季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季宁,男,1988年8月出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副教授,教师,数控加工中心技师。长期从事CAD/CAE/CAM一体化研究及模具设计。主讲课程:数控机床与加工仿真技术、机械CAM软件应用实训、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机械工程训练等。主持横向科研项目4项,总经费70万元;参与横向课题十余项。共计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7篇,均被CSCD收录。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天津市一等奖一项。2018年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21年9月,研究项目“氢燃料电池用嵌套式引射器及控制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获中国内燃机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1月,研究项目“智能制造系统可适应规划与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获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马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马超,女,1985年10月,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教师。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讲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参与完成天津市市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完成校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横向课题6项。发表文章4篇,参编“十三五”精品教材一本。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天津市三等奖一项,荣获2014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陈晔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陈晔,女,1983年11月,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教师。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讲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制图基础,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参与完成天津市市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完成课程改革1项,参与完成校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横向课题3项。发表文章2篇,参编“十三五”精品教材一本。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天津市三等奖一项,获天津市投影制图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马莎莎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马莎莎,女,出生于1985年3月,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讲师,研究方向为疲劳破坏与损伤理论;主讲《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主持教改项目1项,参与项目《轧制系统虚拟设计平台的开发》;发表文章10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参与发表实用新型专利50多项;曾获得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教师讲课比赛理工类二等奖。
康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康瑜,女,1982.11,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工学硕士。讲师,中共党员。获得数控车床中级工,西门子UG NX认证教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研究方向为CAD/CAM技术;主讲课程:《CAD/CAM基础》、《工程制图基础2》、《金属工艺学》、《机械CAD建模技术与应用》、《机械设计》等;参与完成市级教改2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2项。参与横向科研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参与并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古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古丽,出生于1986年4月,女,讲师,工学硕士,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CAD建模的研究工作;主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结构测绘》、《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建模技术》等课程,负责金工实习、模具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相关工作;主持和参与校级教改课题6项,参与3项横向课题,参与市级大创项目2项, 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教改论文2篇,参编“十三五”精品教材1部。
王义强
产品设计专业
王义强,男,天津美术学院,师范版画专业,美术学学士,现任职称:副教授
执业资格:高等教育教师资格,高级室内设计师,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讲课程:设计表达基础、室内设计、设计素描与产品速写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绘画艺术创作
工作经历简述:
1978年入伍曾在青藏高原服役于雷达部队。198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1987年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及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曾任教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负责教学、科研工作。长期的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经历,使个人的教学能力、设计能力不断丰富提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高水平的实战能力。曾担任《设计表达基础》《环境设施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概论》等多科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并参与编写的专业书籍、论文出版发表,横向协作设计项目多项。
出版物:
《石膏半面向素描》天津美术出版社
《素描》考生临战指导丛书,西南大学出版社
《人机工程学》专业教材,北京建工出版社
主持设计完成:天津秀普康科技皇冠428428娱乐娱城SC800B牙科治疗椅项目、河北省徐水普康医疗设备皇冠428428娱乐娱城医护医疗床的多款设计项目、江阴纳尔捷皇冠428428娱乐娱城系列产品、礼品设计项目
参与项目:广东顺德欧沙水龙头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项目。
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投入热情。多年来一直坚持油画、水彩(粉)的技法研究与艺术创作。喜画都市题材、擅长人物肖像的写生与创作,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个人收藏,近年来多幅作品入选各类专业艺术展并获奖:
2017.10 《宝玲》《他国五月也飞絮》两幅作品入选第一届大卫国际水彩大奖赛,其中《宝玲》货优秀奖并被收藏
2017.11 《和谐》水彩作品参展于“放歌新时代”天津市写生美术作品展
2017.11 《雀戏秋芦》水彩作品参展天津美协水彩画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作品年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2018.12 《脚步》水彩作品,荣获“2018天津市水彩画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8.7 《宝玲之五》荣获美国密苏里州水彩画协会2018国际水彩青岛年度大赛金色礼品
周小博

产品设计专业
周小博,男,1980年6月出生,毕业院校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语义设计、形态构成学、明式家具设计;主讲课程:产品形态设计基础、产品语义设计、产品设计1(产品设计方向)等;主持校级横向课题3项,参与6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2项;发表文章5篇:北大核心1篇;CPCI-s(CA)检索2篇,普刊2篇;出版教材4部。
获得奖励情况:2019年 指导学生作品获第十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18 年 指导学生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一等奖一项;2015年 指导学生作品荣获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一项;
2018年 个人作品《海棠凳》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入围奖,作品入年册。荣获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入围奖,并参展。入围德国红点奖主办2018"中国好设计"奖;2015天津市旅游商品大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5月,荣获“居然杯”2016大学生原创家具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11月,作品《挂钟》在“城市艺术青年.创新创业梦想”2016天津青年美术作品展荣获“优胜奖”;2016年 作品《挂钟》入围德国红点奖主办2016“中国好设计”奖,并参加“入围作品展”;2017年 作品《屉柜》入围德国红点奖主办2017“中国好设计”奖,并参加“入围作品展”;2017年《城市协奏曲》荣获第十届ANBD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优秀奖。
毕克克

产品设计专业
毕克克,女,1982年12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硕士-工业设计、天津大学-博士-创新设计管理,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研究与统合策略、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主讲课程:设计调研、产品设计、产品规划设计与管理、服务设计等;
主持校级横向课题6项,参与2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市级教改课题1项;
发表文章6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3篇,其中CSCD第1作者1篇、北大核心第一作者1篇、北大核心第二作者1篇;普刊第一作者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出版教材1部。
获得奖励情况: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
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以第三完成人参与市级教改课题1项,均已结项并实施。
17-20年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在研国家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
省级专业(专项)比赛中:
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三等奖;第十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三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天津市旅游纪念品大赛,获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张静

产品设计专业
张静,女,1984年8月出生,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互联网社区用户研究;主讲课程:人机工程学、人机交互设计、产品设计2(交互设计方向)等;
主持完成横向项目3项;以第二完成人参与完成横向项目6项。项目经费总额约为71.34万元,项目包含依托于天津大学“863计划课题(2013AA040605)”的“企业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校内编号:2016HB-0008)的“典型企业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软体抓持机器人的仿生设计开发”、“产品调研策划与设计”等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设计和应用,项目成果均为企业提供设计支持。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
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以第二完成人参与完成2项,均已结题验收。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个性化云印刷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信部“天津滨海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推广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小企业制造资源服务平台开发”)等。
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7篇。包括:SCI检索1篇;EI、CPCI-S双检索1篇;CPCI-S检索1篇;CSSCI检索 1篇;北大核心1篇;普刊第一作者2篇,出版教材2部。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以第二完成人参与2项,均已结项并实施。2017-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完成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在研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2012年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获三等奖。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9-2020年教学观摩活动,获教学优秀奖。
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三等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高教主赛道,获三等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三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二等奖;天津市第四届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获一等奖;第八至十三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5项;第二届“‘海高银泰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第十五届天津女性创业创新大赛,获优秀奖;带队并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天津市旅游纪念品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刘金剑

产品设计专业
刘金剑,男,1985年11月出生,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用户研究、设计表达;主讲课程:设计素描、产品速写、综合设计表达、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等;主持校级横向课题3项,参与3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文章3篇:中文核心2篇,其中CSCD第三作者1篇、CSCD第四作者1篇;普刊第一作者1篇;出版教材2部。
获得奖励情况: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完成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2020年第十三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入围校级决赛;
“‘库尔班大叔杯’和田礼物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2019”,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第九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
王若愚

产品设计专业
王若愚,男,1984年11月出生,毕业于河海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数字影像、MAGT文化;主讲课程:产品造型软件基础、产品CG软件基础、设计软件实训等;主持校横向课题5项,参与7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校级教改课题2项、课改课题1项;中文核心论文通讯作者1篇、第三作者1篇,普刊第一作者1篇;外观专利1项;参与撰写教材1部;
获得奖励情况:
参与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总决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七届总决赛获二等奖2项;第五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数字表现方向”天津赛区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三等奖1项,第十二届获优秀奖1项,第十三届获三等奖1项;2017-2020年“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指导校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3项,参与指导校级项目2项、国家级项目2项;参与指导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高教主赛道二等奖1项、校级入围1项,第六届校级入围1项。
石丽雯

产品设计专业
石丽雯,女,1986年12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工业设计方向,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设计方法学;主讲课程:产品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2(交互设计方向)等;主持校级横向课题4项,参与6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文章7篇:中文核心通讯作者3篇,EI检索(CA)第三作者1篇,CPCI-s检索(CA)第三作者1篇,普刊第一作者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教材2部。
获得奖励情况:
作为第三成果完成人,参与2018年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工作,获市级二等奖。2018年荣获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以第二完成人参与1项,均已结项并实施。17-20年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项目2项;在研市级项目2项。
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5项入围校级决赛。指导学生参加第七至十三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指导学生参加首届“海高银泰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优秀奖2项,第二届“海高银泰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天津市旅游纪念品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李磊

产品设计专业
李磊,男,1989年05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士学位,实验师,IDCC创新设计中心负责人,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产品设计;主讲课程:平面设计软件基础、产品模型实践等;主持校横向课题3项,参与2项;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2016年3月发表论文《面向企业的“十二小时”教学实践》,刊录在《教育》期刊。
张寞轩

产品设计专业
张寞轩,女,1990年4月出生,毕业于天津大学,环境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ui软件造型设计、设计心理学、服务设计;主讲课程:ui软件造型基础、设计心理学、造型形态基础,工业设计史等;主持校级横向课题1项;发表文章2篇。